根据信息产业部的规定:从7月1日起,通话时长在3秒以内的超短话单一律不计话费,此举对广大电话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但随之有人又提出了进一步的疑问:这“3秒以内的通话费一律免收”是单指普通市话免收,还是连长途、郊直、手机等所有不足3秒钟的通话一律免收呢?
人们提出这个疑问,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前不久,北京市移动通信公司一纸“旨在减轻用户负担”的决定,就曾引起过一场不小的风波。决定称凡“全球通”手机拨打110、119、120、122均免收通话费,很多人这才知道以前用手机拨打上述电话也是要收费的。因此不但未领对方的情反而平添了几分怨言,进而终于弄明白目前使用移动通信公司、联通和CDMA的手机拨打受话方付费的“800”打头的电话时永远打不通的理由了。
大家拥护行业主管部门的决定,但同时却总闹不明白:为什么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考虑把步子迈得大一点,总像挤牙膏似的喜欢留下一点尾巴呢?比如:虽然同属北京市的管辖范围,但固定电话的收费标准却有两种:一曰“本地通话费”,即各城区之间相互拨打或郊区各县在本县范围内相互拨打,收费标准是每3分钟0.18元;二曰“郊直费”,即各城区打往郊区各县、郊区各县打往城区或郊区各县跨县拨打其他一些县,收费标准是每分钟0.3元。
对此,很多人不能理解:近年来政府一再把城里的工厂居民往郊区迁移,但为什么对响应号召迁往郊区的市民或是郊区当地的居民以及农民采取这种价格歧视政策呢?所以,每次交电话费时望着话费单上的“郊直费”3个字,都有人重复提出这样一个话题:话费为何要实行“一市两制”?而面对这样的提问,见怪不怪的营业员也总是重复着同样的回答:这是上面规定的。
让我们来看看国内长途电话通话费的收费标准:就北京而言,共分为2级——通话两地空间距离在800公里(含800公里)以下每分钟0.80元,空间距离在800公里以上每分钟1.00元,另外每分钟需收取0.10元长途电话附加费。而且每周一至周五0:00-7:00优惠70%,每周一至周五的21:00-24:00及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7:00-24:00优惠50%。这样一算,空间距离在800公里以下的若是在0:00-7:00打长途电话,每分钟只有0.24元,比雷打不动的郊直费还要便宜0.06元(不算长话附加费),您说这算不算是一件怪事?
其实,类似的现象还不只是郊直费,据说很多农村地区还有一种“农话费”,从农村往城镇打一个电话比给自己村里打贵很多。有位来自山西农村的小伙子,毕业分配留在了北京,家里一般不轻易给他打电话,需要打时总是先呼他,他再用公家的电话打回去。据他讲,每次就是呼他这一下,家里的电话费就高达五六元。